(资料图)
5 月以来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急剧变化,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市场此前对2023 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和政府的预期存在预期差,进而导致了市场对宏观政策的期待和实际政策选择之间的差距。即使政策力度相对温和,考虑到基数因素,下半年的经济数据仍将有所修复,6 月或就是年内宏观数据表现最差的时刻,宏观数据的底部即将出现。但仍需改善预期,期待财政和准财政工具发力以及对地产的提振政策。
回顾上半年的经济增长,市场低估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深层冲击。而政府工作报告仅设定5%左右的增长目标,4 月底政治局会议则延续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追求。市场此前对2023 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和政府的预期存在预期差的。上述对经济增长预期差的存在,一定程度上导致了5 月以来市场对相关“稳增长”政策的预期差,即市场对宏观政策的期待和实际政策选择之间的差距。
由于2022 年下半年基数整体较低,即使政策力度相对温和,下半年的经济数据仍将有所修复,6 月或就是年内宏观数据表现最差的时刻,宏观数据的底部即将出现。
尽管年内宏观数据的底部即将出现,全年实现5%的增长目标也并不困难。但当前市场预期的恶化仍需改善,以防止预期的恶化进入自我循环,进而影响未来经济增长。
在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需求恢复仍需时间的情形下,政府部门托底总需求,进而引导并改善预期则刻不容缓。同时,从对总需求的影响看,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并非流动性不足以及融资成本过高,因此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及财政政策。我们对下半年的财政以及准财政工具发力依然抱有期待。此外,仍有必要提振地产,预计后续仍有相关政策出台。
风险提示:政策力度不及预期,地产修复程度不及预期,海外货币政策紧缩程度超预期。
上一篇:浙江上虞城南中学|前沿热点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起点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